NBA最具含金量的个人荣誉奖项,除了总冠军戒指之外,便是最有价值球员奖(MVP)。与得分王、助攻王等这些以数据衡量的单项奖不同,MVP的评选更主观,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记者以及电视评论员共同投票决定。由于没有固定的评定标准,每年的评选方向可能不尽相同,因此关于MVP评选的争论从未间断。那么,在NBA历史长河中,哪一年的MVP竞争堪称“神仙打架”?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些经典的激烈争夺!

第五名:2008年科比和保罗的对决,表面势均力敌实则悬殊较大
很多人提到2008年时总会提到“科比欠保罗一个MVP”,但细细分析,你会发现这更多是坊间的调侃。从最终票选结果来看,科比获得了压倒性的82张第一选票,得票率高达65.08%,而保罗仅有28张,得票率22.22%。此外,加内特作为凯尔特人三巨头的领袖,也分走了不少选票。如果不是绿军内部票数被稀释,MVP的归属可能完全没有科比和保罗的事。
单从战绩来看,保罗率领鹈鹕56胜,排名西部第二,而湖人则以57胜荣登西部第一。与此同时,那一年西部前八全都胜场过50,竞争异常激烈,鹈鹕的战绩优势并不明显。此外,尽管鹈鹕提升了17个胜场,但湖人也不遑多让,提升了15胜,差距微乎其微。而鹈鹕的阵容中,佩贾的复出功不可没,这也让一些人质疑保罗是否真正具备单核带队能力。而科比在大部分赛季中单核作战,加索尔也仅在赛季后半段与科比联手,这更为科比增添了分量。
最终,科比终于在2008年捧起了梦寐以求的MVP奖杯。
第四名:1997年乔丹与马龙的较量,69胜反成乔丹的减分项
公牛在1996-1997赛季的战绩是惊人的69胜,这在普通年份本可以成为乔丹最大助力。然而因1995-1996赛季公牛队创纪录的72胜“珠玉在前”,69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球队表现下滑的象征。最终媒体的审美疲劳让乔丹在这轮争夺中败下阵来。
两人的数据也不分上下,乔丹场均29.6分5.9篮板4.3助攻1.7抢断,马龙则是27.4分9.9篮板4.5助攻0.6盖帽。由于马龙带领爵士取得了64场胜利,加上他在数据上的全面性,最终在票选中以986分微弱优势击败了乔丹的957分。对于乔丹来说,这是他错失三连MVP的又一次遗憾。
第三名:2005年纳什与奥尼尔的对决,重新定义MVP含义的较量
2005年的MVP争夺堪称历史上最悬殊的一场意见分裂。纳什率领太阳取得西部第一,他的数据仅为场均15.5分11.5助攻,虽然个人数据乍看平平,但太阳队从季前的29胜一跃提升到62胜,因此很多人认为他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整个球队更上一层楼。而奥尼尔则交出了场均22.9分10.4篮板2.3盖帽,并带领热火以东部第一收官。
尽管数据上奥尼尔占优,但太阳的逆天进步为纳什拉到了大批选票,尤其是来自加拿大的媒体几乎全员支持纳什。最终纳什的得票率为32.28%,仅以微弱优势击败奥尼尔的31.25%。这场竞争也引发了MVP定义的深刻讨论,数据和战绩孰为核心,至今仍没有标准答案。
第二名:1993年乔丹、巴克利和奥拉朱旺“三剑客”之争
1993年的MVP竞争强度让人窒息。乔丹的常规赛数据极为华丽:32.6分6.7篮板5.5助攻2.8抢断,斩获得分王和抢断王,可最终评选中他仅位列第三。太阳的巴克利以25.6分12.2篮板5.1助攻的数据,并率领球队取得联盟最佳的62胜,成功荣膺MVP。火箭的奥拉朱旺则拿下26.1分13篮板3.5助攻4.2盖帽,他和巴克利的数据实力相仿,但太阳战绩更胜一筹,最终无缘奖杯。
乔丹刚刚经历两连MVP,由于公众心理的疲劳感,他此次再次与荣耀擦肩而过,只能无奈地将奖杯让给了“飞猪”巴克利。
第一名:1990年巴克利、魔术师和乔丹,巅峰年度的激烈殊死战
说到MVP竞争的历史高峰,1990年可谓当之无愧。这一年魔术师、巴克利和乔丹三人交锋,最终的结果直到揭晓前一刻都难以预测。
乔丹的数据表现为场均33.6分6.9篮板6.3助攻2.8抢断,依然在个人统计中傲视群雄,但公牛的战绩仅排在东部第二;巴克利带领76人取得东部第三,他的数据尽管逊于马龙等顶级内线,却以个人影响力换来了大批选票;魔术师虽然场均数据(22.3分6.6篮板11.5助攻)稍逊色于对手,但湖人的63胜战绩领跑联盟,令他在竞争中占据上风。

最终,魔术师以26.51%的票选得分险胜巴克利的25.59%与乔丹的23.8%,以微弱的票数差距拿下MVP奖杯。这一年,无论是成功者还是遗憾者,最终的结果都令人难忘。